蜂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制探析:调脂、化浊与抗炎协同作用
2025-07-11
引言
动脉粥样硬化(Atherosclerosis)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基础,主要特征为血管壁脂质沉积、慢性炎症反应和斑块形成。近年来,天然产物蜂胶因其在调脂、抗炎及改善血液黏稠度方面的多重活性,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关注热点。本文将从调脂、化浊脂和抗炎机制三方面,探讨蜂胶干预粥样斑块形成的科学基础。
一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:脂质沉积与炎症反应共驱动
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,始于血脂异常,继而伴随免疫炎症放大效应,主要过程包括:
脂质沉积:氧化低密度脂蛋白(ox-LDL)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,聚集成脂质核心;
炎症激活:TNF-α、IL-6 等促炎因子促进血管新生和斑块不稳定,易引发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。
现代防治策略多聚焦于降低LDL-C与控制慢性炎症,蜂胶可在此过程中发挥多重作用。
二、蜂胶的调脂作用:多靶点调控脂代谢
蜂胶含有丰富的黄酮、酚酸、萜烯等活性成分,具备以下调脂机制:
抑制胆固醇合成:松属素可下调HMG-CoA 还原酶,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生成;
促进脂质分解:槲皮素激活PPAR-α,增强脂蛋白脂肪酶(LPL)活性,降低甘油三酯水平;
抗氧化保护LDL:多酚类成分可清除自由基,减缓LDL氧化修饰,阻断泡沫细胞形成。